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民間工藝

福建春節民俗大全|福建是這樣過春節的

福建是一個人傑地靈的省份,從古至今出過很多名留青史的大人物,禁毒英雄林則徐,古代法醫學之父宋慈等等太多了,真是數也數不清,福建的春節和其他地方也有一些不同,讓我們看看福建的春節都是怎樣的吧,和你的家鄉有什麼不同。

福建春節民俗大全|福建是這樣過春節的

福建各地過年飲食習俗各有講究
  在福州等閩中一帶,長面是過年飲食中必備的食物。現年80多歲的福建民俗專家方炳桂説,長面,也叫長壽麪。正月七年級,福州人第一頓飯必須吃細長面,寓意“長年平安”。
  相傳這一習俗始於漢武帝時期,那個時候的人信奉“人臉人中長,壽命長”的説法,而臉即面,“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麪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一過年習俗還演化成為生日吃麪條的習慣。

  在閩西,雞肉是客家人過年的重要菜餚,吃雞肉在這裏有特別的講究。按客家人風俗,雞頭應由長者吃,雞翅膀要給出門做活的男人吃,雞腿通常要留給讀書的孩子吃。
  此外,客家人把過年餐桌上發生的諸事都看作“大吉大利”,如酒灑倒在桌上視為發財,碗被摔碎當作會添丁,筷子掉落了看成是有食緣等。
  在泉州等閩南地區,過年餐桌上一定要有芥菜,芥菜在閩南方言中也稱“長年菜”;也有人家的餐桌上擺“韭菜”,“韭”與“久”諧音,寓意長壽。由蘿蔔和麪粉做成的蘿蔔粿在閩南人的過年餐桌上也必不可少,閩南人稱蘿蔔為“菜頭”,意為“好彩頭”。吃蔬菜時,通常不用刀切,整條蔬菜洗淨後連根煮熟,以祝父母長輩長壽。

  一、福州
  侯亨崇説,早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君之前,福州人便開始為新年而忙碌。按福州人傳統,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後便不殺生,所以正月要食用的肉類就得在這之前準備。家中婦女把殺好的雞和豬吊在天花板上,等晾乾後燉熟,放在甕內用酒及多種配料醃製。
  侯亨崇説,這樣一甕食品,不僅是團圓飯桌上的佳餚,往往還可以一直吃到正月底。
  到了除夕,吃團圓飯前,福州人都要先祭祖,在眾多祭品中侯亨崇對馬蹄和年糕的印象最深刻。馬蹄長在田地裏,生命力很強,以馬蹄祭祖,有希望祖先保佑有關人家後繼有人的含義。

  福州人的年糕跟本地市場常見的年糕不同,它的大小猶如一個托盤,口味也不一樣,所以每年福州會館都會替會員訂製年糕,好讓鄉親能品嚐到別具福州風味的年糕。
  祭祖時年糕得切片油煎,然後盛在盤裏擺上供桌。福州人很重視年糕,除了祭祖,年糕也是團圓飯桌上的一道飯後甜品,即使不吃,飯桌上也少不了它。此外,紅糟雞、福州魚丸和肉燕也是福州人團圓飯桌上的美味食品。
  福州人還有一個頗有趣的年俗。吃過團圓飯後,父母都要用衞生紙替小孩抹嘴,意思是童言無忌,若小孩説錯了什麼話,希望神明不會怪罪於他。
  大年七年級,福州人出門拜年之前,必須先祭天,竹篾飯是必備的祭品。飯是盛在一個竹篾編的容器中,當中要插一朵紙紅花,周圍則插上筷子,有向天祈福之意。
  根據傳統這天福州人還要吃一碗太平面。那是用紅糟雞雞湯泡的面線,面裏還要加兩個雞蛋,現在也有人以鵪鶉蛋取代。顧名思義,太平面是吃平安的。
  侯亨崇記得,福州人的元宵節也很熱鬧。遊神是一大節慶,響徹雲霄的鼓樂聲,簇擁的羣眾,此起彼落的爆竹聲,把喜慶的氣氛推向最高潮。
  侯亨崇於1959年20歲那年回到新加坡。這幾十年來,因為各種因素,福州人過年的傳統習俗已無法完整保留下來。
  侯亨崇説,比如很多福州家庭都加入了非福州籍成員,為了適應不同籍貫成員的飲食習慣和喜好,這些家庭不得不加入一些非福州食品,使得團圓飯桌上的食品再也不是單純的福州食品了。
  他説:“這是時代改變的結果,年長的福州人不應固執己見,在以和為貴的原則下,我們應順應時代作出適當的調整。”

  二、廈門歲次民俗
  廈門的民俗很多,隨着時代的進步,近年變化極大。為了入鄉隨俗,特介紹如下:
  正月七年級,黎明開門,梵香燃爆,曰"開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糞土不傾户外。
  正月九年級,為喪家清新愁(即燒新牀)之日。凡在七年級、二未到過之友家,是日應勿往訪,訪即為不敬。有諺語曰“七年級早,八年級早,九年級困甲飽”,意思是九年級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佔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九年級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弔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九年級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紙帛與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誕辰,香案敬神。惟喪家要停祭兩年。
  正月初十,地誕。是日不砍柴、不掘土。並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關聖帝君誕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誕辰,鬧花燈。

  三、泉州
  “敬天公、賀正”泉州過新年風俗
  正月七年級,常稱為“過年”、“過新年”,可見“年”既是時間單位,也是節日名稱,是年與年之間的大節。年是我國民間古老而又最為隆重的節日,堯舜時稱“載”,夏代稱“歲”,商代稱“祀”,周代起稱“年”,沿用至今(其間只有唐玄宗、唐肅宗二帝時一度稱“載”)。過年的時間自漢武帝時確定正月為歲首,即以正月七年級為新年,又稱“元日”;又因此日始於旦,也稱“元旦”。辛亥革命後改行公曆,以1月1日為元旦,於是原稱為“元旦”的農曆正月七年級即改稱為“春節”,但仍習稱為“年”。

  過年
  從正月七年級到十五,泉州稱為“過年”,要待過了十五,“年”才算過去了。民謠雲:
  “七年級場,八年級場,九年級無姿娘(姿娘意為婦女,此日婦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從天上彙報回來);初五舀肥(掏糞便,農事開始);初六隔機(整理織布機,隔開經線與緯線,婦女們開始織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樣做‘七寶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氣寒冷宜在家飲酒);十一請女婿;十二倒去覓(婦女再回孃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飯,連日吃膩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媽'生;十七‘那怎生'(節日就這樣過去了)。”

  敬天公
  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敬祀祖先。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

  開正
  除夕之夜守歲至深夜12點鐘響,迎來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時“敬天公”的同時,家家户户燃放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

  賀正
  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牀盥洗,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服。早餐閤家吃麪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黴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徵福壽綿長。早餐後即出門走訪鄰居親友,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稱“賀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門,要奉上糖果、蜜餞,或喝甜茶、咖啡,讓客人“甜一下”,以示有個甜蜜的開端。

  團拜
  清乾隆《泉州府志.風俗志》引宋代郡志所載雲:“元正賀禮,鄉老相約聚拜,省往復之煩。郡守、縣令率僚屬會焉。舊於貢闈,後於承天寺,至淳佑間(1241一1252年)乃即泮宮。鄰里則各於側近庵宇,會集齒長,歲推一人,具酒果為禮。今此禮廢。”解放後又恢復。

  壓歲錢
  未成年晚輩給上輩拜年,上輩給一“紅包”作為壓歲錢。

  禁忌
  正月七年級,新年伊始,凡事以納吉迎祥為準則,禁忌很多:
  忌飲茶水,忌吃稀飯,如此即可避免以後外出“半途遇雨”。
  早餐吃乾飯,以整葉煮的菜為佐,俗稱“長命菜”。
  忌打罵孩子,忌和別人吵架,忌説不吉利的話,不得討錢逼債。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殺。所有食物如須刀切者,除夕即已準備周全。
  忌用掃帚掃地,意謂新年迎祥納福,惟恐一掃而空。
  忌穿舊衣裳,要穿新衣,曰“去舊迎新”;忌赤足,行走時足被刺傷即為不吉。
  忌打壞器皿、碗碟之類,否則一年福氣均被破壞;如不慎打破,則將碎片投入井中以鎮壓之。
  除夕夜、七年級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燈,寓祥光永駐。

  四、漳州:種花送花賀新春
  歲幕新春前,漳州人有互贈水仙花賀新春的習俗。其寓意是向親朋好友送去新春的祝福,祝新春吉祥如意,萬事如水仙花盛開。
  説起這一習俗,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相傳明朝景泰年間(1450—1456),龍海九湖蔡阪村有個在河南經商的商人叫張光惠,某日乘船出遊,在碧水連天的湖上,忽然見到前面出現一片仙景:殿宇巍峨,亭閣錯落,雲霞繚繞,仙樂陣陣。兩位身着白色、金黃色和素白淡黃色霓裳羽衣的仙女走出金碧輝煌的宮殿,翩翩向他們飛來。張光惠一家人見此美景,不由同時揉起眼睛,懷凝自己是否花了眼。待定睛細看時,仙境已煙消雲散,前面湖上漂浮着兩莖鮮花。張光惠急忙讓船家趕上,從水中撈起這兩莖美麗的鮮花。放在船上,芬芳樸鼻。細看,如亭亭玉玄的仙女,美麗、端莊、可愛?

  張光惠一家回到故鄉——漳州南郊圓山腳下的琵琶阪村(今蔡阪村),在閤家團聚"圍爐"守歲的除夕夜時,這兩球莖又抽出新的花箭開出鮮豔的花朵。
  來年,張光惠把這兩個球莖種植在自家花園裏,於是萌生出小球莖,越種越多。以後每年新春佳節前,張家就把這些花球分贈親朋好友,並附上一首贈花詩曰:“漳郡圓山穴鼈峯,花含仙露水流香。玉盤金盞仙祝酒,送給君家福壽堂”。人們問:"這叫什麼花?"張家人答"這叫'水上花'"。因為年長月久,代代相傳,"水上花"便叫成了"水仙花"。

  以後,張家的親朋和鄰家也學張家種花送花賀新春,這樣形成習俗流傳下來。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紮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羣”,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淨淨、大吉大利的新年。

  “跳火羣”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羣未熄的餘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着,據説這是為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着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特別是“圍爐”在臘月寒冬,全家人圍在暖烘烘的小爐旁痛飲暢談,述舊歲展望未來,那是多麼温馨,多麼幸福。

  五、莆田
  “做大歲”和“白額春聯”福建莆田特有的過新年風俗
  莆田市轄的莆田和仙遊兩縣,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都同屬於興化這一軍、路、府,因此習慣上只稱興化。興化人家俗例,從農曆新年正月七年級早開始,親友登門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説些吉利話兒,這種習俗全中國都一樣。但在興化,至今還沿襲"做大歲"、貼"白額春聯"的習俗——"做大歲"

  明嘉靖41年11月間,倭寇進犯興化,殺戮掠奪,至次年正月底始退,城中屍骸遍地,慘不忍睹。農曆二月八年級日,出外避難的人陸續回來,悲喜交集,既為倖存者慶幸,又為死者悲傷。此時親友之間急先互相探望,然後擦乾眼淚,重過春節,補做大歲,慶賀光復。

  因家家都沒過大年節,便決定在初四夜補過。以後為了紀念那段慘痛的歷史,民間相約以除夕為小年夜,正月初四為"大年夜",亦稱"做大歲"(仙遊則是在初五"做大歲")。並以正月八年級為"探亡日",這一天互不登門,以示對死難親人的哀悼。
  後來因感到春節期間互不登門,終究不便,就變通為七年級日如已到親友家拜年過,八年級日就不必忌諱了。

  "白額春聯"
  全國各地春聯均為一色滿紅,唯獨興化春聯有一段兩寸長的白色聯頭,紅白相間,格外醒目。
  相傳清兵入關後,實行高壓政策,濫殺無辜,不少人家因辦喪事貼了白聯。時值春節,清廷又強令家家户户貼紅聯,以飾"國泰民安"。有人在貼紅聯時,有意讓門上的白聯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餘哀。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額春聯"習俗,流傳至今。

  六、寧德春節習俗
  春節,在寧德縣城關謂之“過年”。民間視之為全年最重要的節日,因而過得非常隆重。大掃除。(土話叫“掃塵”)一般農曆十二月十六開始,各家各户陸續進行清潔大掃除,把房子裏外打掃得乾乾淨淨。謂之“年清月潔”。祭灶。十二月二
  春節,在寧德縣城關謂之“過年”。民間視之為全年最重要的節日,因而過得非常隆重。

  大掃除。(土話叫“掃塵”)一般農曆十二月十六開始,各家各户陸續進行清潔大掃除,把房子裏外打掃得乾乾淨淨。謂之“年清月潔”。
  祭灶。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兩天是祭灶日。是晚飯後,各家各户自備豐盛的年糖(土話叫“灶神糖”)年果、年酒、恭恭敬敬地排在擦洗得乾乾淨淨的灶面上,上香點燭鳴禮炮,誠心誠意地送“灶神”上天。叩請灶神“上天呈善事,回駕賜禎祥”。祭畢,全家大小圍坐一起喝灶神酒吃灶神糖。尤其小孩們最高興,他們除了大飽口福外還可以分到一份年糖年餅,真是皆大歡喜。

  接年。從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始,各家門樓都“大紅燈籠高高掛”。大户人家“請”出祖先鏽像端端正正地掛在廳堂。正中擺出香爐燭台等一系列祭器。前廊掛上四盞宮燈。“茶几”、“功勞椅”分列兩旁排設,顯得嚴肅端莊。天井鋪上“板坪。廳堂點起長明燈謂之照年。此日開始,各家主婦忙着製作年糕、肉丸、黃 時和各種年糖年餅。
  看更。十二月二十五日晚開始至正月十五元霄止,每天晚上,四城門專為報時、防賊盜而設的“看更”分別上街。二人一組。前一人左手提燈執竹筒,右手握梆兒,後一人,左手提鑼,右手執鑼搥,前後行。穿街過巷,從一更到五更逐更敲打,邊打邊唱……寒冬之夜是靜悄悄的,當你從夢鄉醒來時,四周是黑洞洞的,寒冷使你展側難眠,忽從遠到近傳來卜!卜!卜!……,況……人家店行,小心火燭,賊仔賊盜,年關齊要好!卜!卜!卜!……況……又從近到遠之聲,聲聲入耳時,真有一番別具滋味的感覺。

  供請祖宗。除夕前二天開始,各家陸續備辦一桌豐盛的酒席恭恭敬敬地排在大廳,供請祖宗。點燭上香鳴禮炮,由家長親自把酒。酒過三巡,家長率領子孫依次跪拜祖宗。拜畢鳴炮禮成。
  除夕之夜。當除夕的夜幕漸臨大地的時候,各家都備辦豐盛的年夜飯(土話稱“重歲螟”)一家老少圍坐一起盡情享受天倫之樂,共進送舊迎新的美餐。長輩給後輩發紅包“壓歲錢”。餐後,各家主婦要特別聚精會神地洗刷好一切餐具、重新打掃一次衞生。要把孩子們元旦穿的新衣、帽、褲、鞋、襪準備好。除夕夜孩子們得跟在祖母、母親身旁守夜;講故事、做遊戲、唱兒歌、天真爛熳、其樂無窮。據説孩子守夜是祈求長輩、爹孃長壽,是孝順的表現。

  元旦。正月七年級,東方破曉,各家得在大廳排出香案,供上年糖、年酒、水果。家長率領全家男丁恭恭敬敬地跪拜、鳴炮致敬天地,謂之“請天地”。(初五、十五、還各有一次“請天地”。)這一天多數人家吃素菜。飯後,有的人家出門到親朋戚友家拜年祝新年大吉,萬事如意;有的到野外郊遊,吸收新鮮空氣,享受大自然之美;有的上寺廟行香,祈求菩薩保佑賜平安(從七年級到初四連續四天)。凡年六十以上整歲者皆擺酒席恭請親友會宴。謂之“做壽”。

  開架。正月初五商店和服務業開市營業,謂之“開架”。全家大小團聚一起吃一餐豐盛的“開架飯”。各家商行市店鳴炮開門,開始營業。農民、工人等也都陸續開始勞動、工作。
  元宵夜。正月十五元宵之夜,全城民眾幾乎萬人空巷上街賞花燈、猜燈謎、看化裝遊行。尤其傳統的福山街的高蹺、西門街的肩頭坪,碧山街的鐵機都擁有眾多看客的圍觀,幾乎擠得水泄不通;舞龍、舞獅、紙紮等也深深地吸引許多觀眾;還有各境“奶孃”上街出遊也吸引了許多觀眾圍觀;爆竹之聲不斷,鑼鼓之聲振天,真是:“今吾夜不禁,城門鎖不關”呀!
  四城門迎神。從正月初九至二十八,城關東、西、南、北四城門各境羣眾都要舉行所奉祀的神靈出巡遊街儀式,火炮轟響,鼓樂喧天,儀式尊嚴,成為另一個風景線。尤其是東門炎民宮的神農上帝;西門太尉宮的英惠王陳公太尉;南門小場宮的靈傑候王黃嶽;北門城隍廟的威靈公城隍更為突出,有的街段羣眾還“攔炮”排“供”迎請。巡遊結束後,都有請戲班演戲,熱鬧五、六天。

  七、三明春節習俗
  三明的春節,實際上是從臘月二十三日“送灶”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後才結束。
  送灶
  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是灶神上天的日子,家家户户鍋台洗刷得乾乾淨淨,傍晚點燭燒香放鞭炮,用酒、米、灶糖、灶餅等素供祭祀灶神,據説是為了堵住“灶君”的嘴,要他“上天奏好事,回宮保平安”。沙縣“送灶”又有“民三軍四趙家二十五”的説法。相傳趙匡胤有一年出征打仗,回家誤了“祭灶”時間,於是規定農家二十三日、軍家二十四日、趙氏皇家二十五日“送灶”,年三十晚接回“灶君”,這個規矩在沙縣流傳至今。

  據説沙縣以前“送灶”時家家還點盞竹製的“八卦燈”,一直燃到正月十五才熄滅,稱為“長明燈”。
  民間有臘月二十四日(也有二十五日或其它日子)“掃塵”的習俗。“掃塵”不僅是清掃灰塵,還有驅邪除災之意。這一天,家家户户撣塵掃屋,把窗台、門板、桌子、櫥具無不刷洗得乾乾淨淨。將樂等地有“有錢沒錢,乾淨過年”之説。
  此後親朋之間互相饋贈年禮,沙縣稱為“分年”;各家開始蒸年糕、炸豆腐、舂餈果、殺雞宰鴨備年貨;因為有“正月不討債”的慣例,年前各家必須結清一年來社會往來的經濟賬目。大田縣還有“廿四掃塵,廿五宰豬,廿六趕墟,廿七討錢,廿八舂果,廿九過年”的諺語,形象地反映三明地方年前的民間習俗。

  除夕
  即臘月三十晚上的“過年”。大田的武陵、早興有提前一天“過年”的風俗。凡外出男女,除夕夜都要回家團聚。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門前貼春聯,廳堂掛年畫,廚房、穀倉、豬欄分別貼上“人壽年豐”、“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之類紅帖;櫥櫃、桌椅、水缸等貼上紅紙條,以示歡慶之意。午前,用三牲酒醴祭祀祖先和灶神,敬請灶神回宮司事。晚飯前,泰寧人會在每個睡房放置一個添了炭火的火籠,裏面撒一些食鹽,使之噼啪作響,象徵興旺發達;沙縣則有人會用火鉗夾住燒得通紅的鐵“元寶”,一邊順着家裏各個陰暗的旯旮轉,一邊往“元寶”上滴酸醋和醬油,讓其蒸發,名為“髮香氣”,以示驅除穢氣。放完爆竹開始吃年夜飯。全家人團團圍坐,長輩居上座,兒孫左右相陪,外出未歸者留空席、擺碗筷,以示團圓;桌上往往有兩碗魚,一碗是不能動的,表示“年年有餘”;飯後,大人給小孩分壓歲錢;主婦要煮好“隔年飯”,留待年七年級食用,以示年有餘糧;灶內用硬木藴火種,象徵煙火不斷、人丁興旺;廳堂灶房還要點歲燈,大人們通宵守歲,意為去舊迎新。八十年代起,閤家收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已經成為新俗,零點鐘聲一響,家家燃放鞭炮,喜迎新年。

  家住三明一帶的莆田人家卻在正月初四過年,謂之“補過年”。相傳早先某個年關,莆田家家户户正忙着準備過年,突然倭寇偷襲,在莆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老百姓躲的躲、逃的逃,根本無法過年。直到倭寇被趕走後,老百姓才補過年。家住三明的仙遊人家基於同樣的原因在正月初五過年,到時同樣家家鞭炮聲聲、送舊迎新。

  春節
  大年七年級,大人小孩凌晨即起,穿戴一新,鳴炮開門,以圖開門大吉。
  尤溪人在早餐前要煮生薑紅糖茶先吃“甜頭”。早餐皆為素食,或線面、或湯丸,象徵長壽、團圓;沙縣早餐必有大蒜、豆腐、紅頭菜(波菜)等,寓新年諸事合算、富足、開門見紅之意。舊時七年級,人們往往上寺廟謁諸神、拜祖宗,祈求平安;鄉鄰見面,彼此拱手作揖,互道“新年好”、“恭喜發財”;這一天,大人小孩都禁止講不吉利的話。如碗打碎了,要説“碎(歲)碎(歲)平安”;小孩摔跟頭,説“拾元寶”;受傷流血,稱“見紅有喜”……七年級上午,將樂某村羣眾還有到水井、溪邊爭挑第一擔水之習俗,叫“考頭水”,寓新年事事第一;大田畲族婦女清早要先到河上游“汲新水”,取“萬象更新”之意,小孩要到竹林裏搖竹子,以求“快快長大”。

  現在七年級,多姿多彩的團拜、給烈軍屬、勞動模範及堅持生產第一線的工人拜年、文藝演出、遊園、燈謎等活動,大大豐富了節日生活,人們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到處可玩,盡興又開心。
  八年級起,人們開始走親訪友,互相拜年。一般拜年者不能空手,要帶糕餅糖果之類,給長輩要帶紅糖,拜年者回歸時,主家要回送同等價值的禮品,叫“禮尚往來”。尤溪畲族人以前有正月八年級穿着民族服裝到鄰近各村向漢族人家“收地租”的習俗(要兩塊粳米果),收得越多,預示這年運氣越好;漢人也樂意給,圖個好兆頭。寧化畲族人過去年八年級還要上山打獵,且須獵有所獲,以祈一年好運。永安、沙縣從九年級開始,各家宴請親朋好友,一直請到正月十五甚至正月底。

  建寧舊俗七年級八年級不倒垃圾,九年級傍晚將垃圾投入水中或按曆書所示方向倒掉,叫做“送窮”。倒了垃圾,拾回幾個鵝卵石,放在廳堂土地祠下,謂之“撿元寶”。
  明溪楓溪一帶,春節新郎第一次上岳家拜年,全族各家均要宴請“新姐夫”,新郎告別時,青年人要以竹技抽打新郎或以鍋底灰塗在新郎臉上,寓意要新郎日後不得虐待新娘。
  大田縣還有“七人、八谷、九天、十地”之俗,即初七為“人”生日,初八為“五穀”生日,初九為“天公”誕辰,初十為“土地公”生日,慶典活動各各不同,頗有韻味。
  泰寧舊時十五以前做客的專利屬於男人,過了元宵以後,婦女才開始出門做客,俗稱“正月尋親”,反映了舊社會以前婦女地位的低下。解放後,婦女才挺直腰桿,可以和男人一道上親友家拜年。

  元宵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及“上元天官賜福”日。是春節中活動最精彩、最熱鬧、也最值得回味的佳節。
  元宵節人們都要吃元宵(湯圓),皮用糯米粉製成,餡子有或甜或鹹,以祈閤家團圓。沙縣還做春捲、芋包等風味小吃,將元宵節稱之為“壽年”。
  一、客家延祥花燈
  舊時吃素祀神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內容。迎神中除共有的眾神菩薩,明溪還迎“惠利夫人”神像,建寧則迎“昭顯侯王”。
  清流城關八坊輪流執事,每年要在城隍廟建春祈醮,送瘟神和擺宴席散福。送瘟神要用“瘟船”,瘟船是用谷笪將長約1.5米、寬、高均為1米的木架裹成船狀,糊上五色紙,上置一排紙紮的六畜,船腰穿一根抬槓。元宵節上午,眾百姓以紙錢包着禽畜毛、頭髮和煮過的黑豆、芝麻等投入“瘟船”,象徵把瘟疫病源送掉。午後,醮壇土銃齊響,由執事扛瘟船和城隍菩薩等三尊神像,喊聲震天地衝出廟門,沿街遊走一圈,在鞭炮聲中送至東門河邊。道士畫符唸咒、宰豬祭神後,四個善鳧水的男子赤身抬起瘟船送至江心,點上火,讓瘟船燃燒着順水流逝。晚上,執事各坊家家設宴,稱“散福席”,連素不相識的人登門道賀也可入席,客人此來彼往,熱鬧非常。

  大田縣元宵夜還有“偷拔葱嫁好翁(夫),偷拔菜嫁好婿”的“偷”拔葱菜之俗,菜主不但不責罵,還以聽到毒言惡語為佳。
  元宵節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多姿多彩的民間“鬧花燈”。許多城鄉元宵活動從正月十三便已開始。家家户户張燈結綵,街頭村落千燈爭豔。龍燈、花燈、走馬燈、龍鳳呈祥燈、麒麟送子燈、吉祥如意燈、百鳥朝鳳燈、牡丹富貴燈、松鶴延年燈、鴛鴦戲水燈……僅龍燈就派生燭橋、板凳龍、香龍、草龍等等,燈火輝煌、千姿百態。不但有觀不完的花燈令人陶醉,還有熱鬧歡騰的舞龍燈、舞獅子、踩高蹺、旱船各種遊藝美不勝收。

  夕時元宵,明溪城鄉每家門口必掛花燈一盞,以示吉祥。規模較大的一次是民國34年(1945年)9月5日晚,歡慶抗日勝利迎燈會,有花缸燈、鼓燈、五星燈、走馬燈、荷花燈、宮燈等數十種燈上千盞。50年代初,沿襲舊俗,又少數人家春節或元宵在門口掛燈歡慶。“文化大革命”期間,燈會被視為“四舊”遭禁止。1982年恢復燈會。1983~1987年,城區共舉辦4次元宵花燈競賽活動。1985年元宵,由機關、學校、廠礦出動彩車44部(汽車),花燈近2000盞,以及坪埠、南山的橋燈、龍燈等。城郊周圍數十里外的羣眾也趕來觀燈。城區人山人海,鞭炮轟鳴,鑼鼓喧天,燈光、焰火相映交輝,盛況空前。許多大型花燈都設有電動或機械的自動或半自動裝置,造型獨特,內容新穎。彩車還遊向沙溪、蓋洋、胡坊、瀚仙等鄉,觀眾達數萬人。

  尤溪1985年農曆正月十四和十五日晚,城關的迎春燈會有158個單位8000多人蔘加,出動30多部汽車、94部板車,有彩坪81架、龍燈4條、高照2架、大小花燈1000多盞,還有花鼓、旱船、高蹺、舞獅等。許多燈具都有自動化、半自動化的小巧裝設,各有其獨特的內容、典故和形象。觀眾達6萬多人次,福建省電視台到現場錄相作為電視節目《五里燈火照蒼穹》播放。

  改革開放的今天,隨着經濟的發展,許多地方政府還在元宵之夜組織燃放焰火活動,美麗而壯觀。元宵夜多姿多彩的活動引得大人小孩傾巢而出,街上人潮如湧、笑語喧闐。宋代着名愛國詩人辛棄疾有《青玉案.元夕》一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這種昔年都市元宵節火樹銀花、普天同慶的盛況,如今在神州大地已不再是一件稀罕事了。

  八、龍巖春節習俗
  春節是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民間稱“過年”、“新年”。那麼龍巖春節習俗有哪些呢?下面就來看看龍巖春節的習俗:
  正月七年級日,各家擇定吉時開門,放爆竹,焚香點燭,敬拜祖宗,男女老幼全新打扮,互道吉利話。家族聚居的大樓裏,先請最有福氣的人開大門,説“開門大吉”;走出大門又説“腳踏四方,方方得利”,燃放長掛鞭炮;然後,家家打開廚房門,放鞭炮,説好話。早餐普遍為素食,團圓湯丸、紅棗、花生、糯米甜飯。人們不打掃,不洗衣,不挑水。孩童放鞭炮取樂,大人走家串户賀喜。各家為招待前來拜年的親朋,大多擺出糖果、花生、甘蔗、金桔、甜棗、話梅、葡萄乾等。客家備有肉丸、雞肉、瘦肉、茶蛋、黃酒餉客,稱為“食湯糝”,以勸酒至醉為熱忱。建國後,在當地政府和各種社團組織下,集體敲鑼打鼓,向烈軍屬拜年。各機關單位舉行團拜,洋溢着熱烈、喜慶、文明的氣氛,近年人們多盛行放鞭炮,或逛遊公園、遊樂場,攬勝拍照,或圍聚欣賞樂曲和廣播電視節目。

  八年級回孃家走親戚,岳家熱情款待。龍巖、漳平始以荷包蛋、粉幹作點心,再行宴請。若是新親,則更隆重。
  九年級,興起民間遊藝活動,龍巖城鄉表演採茶燈、舞獅。客家盛行舞獅、船燈、龍燈、鼓吹、鬧鑼鼓和民間藝人的“打新年鼓”。家家户户、機關單位以鞭炮相迎,觀賞表演,再以紅包、鞭炮歡送。這一天,客家人將過年敬神敬祖宗的“歲飯”煮吃掉。是日又稱“送窮日”,即把家裏垃圾看成“窮鬼”清掃出門。家人不願出門,也不歡迎賓客。

  初五,龍巖、漳平稱“初五隔開”,客家稱“開小正”。開始“祈神”,祈求全年平安發達,燒去懸掛在大門的簾紙,上杭城廂從初五至初十,擇日全家團聚飲宴,各食一盤紅蛋,以吉利話互勉。是日,可以挑尿捅,做小農活。有些地方開始傳統的迎神活動。連城流傳民諺有“七年級祖、八年級郎、九年級初四野婿郎(指九年級初四拜年遲了),初五初六,有酒無肉(指為時更遲)”之説。事實上人們遊樂時間常常至正月中旬。客家俗語云:“有吃無吃,聊(玩)到正月二十”。

  客家美食迎遊客,客家米酒醉遊人
  客家人熱情好客,在春節招待客人當然少不了美食與美酒。在客家“過大年”的遊客朋友們將一飽口福,品嚐各種客家菜餚與客家小吃,如連城的“涮九品”、 “白鶩鴨湯”,長汀的“燒大塊“、“河田白斬雞”,永定牛系列等等。客家米酒醇厚為底,清香撲鼻,甜膩入口,讓人心醉肚明,在此過春節的朋友,不妨像客家人一樣,喝喝米酒,行酒令猜酒拳,把一年的辛勞忘得乾乾淨淨。

  九、南平:沿襲已久過年風俗 農户忙做麥芽糖
  年味漸濃,南平松溪縣的農户們又開始忙着製作麥芽糖,這風俗在當地沿襲了已久。
  葉文洪今年已經65歲了,是松溪縣鄭墩鎮梅口村人,已經制作麥芽糖幾十年了。他介紹,麥芽糖由大米和麥芽製成,不添加其他任何原料。製作時,先用熱水將小麥淋成麥芽,升温發酵後,就可以手工壓榨煉塘,之後再不斷拉搓就可製成麥芽糖,這要耗費一整天的時間。
  葉老漢説,現在年輕人不願意做這個,只有他們這些老人做,除了賺點錢,更是為了傳承這種手藝。“接下來,我打算改進製作工具,讓出糖率更高。”

  客家人
  客家人“年湯”祭祖的過新年風俗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客家人過年是從農曆臘月二十四開始,到正月十五,也就是説,過年是從傳統的過“小年”開始。小年過後,家家户户準備年貨,炒粉皮、結米糖、炸豆腐,以及購買雞鴨魚肉、香燭爆竹之類。此外還少不了抽出時間來打掃庭院、擦拭門窗等。到了除夕這一天,家家早早地貼上對聯、年畫,然後準備年夜飯。年夜飯最講究的一道菜就是“年湯”,主要有大肉、蘿蔔、肉丸和菇類。吃年夜飯前要先做兩件事:一是給長輩端上熱氣騰騰的“年湯”;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放爆竹。爾後,一家人才團團圓圓吃年夜飯,這一餐一定要吃點飯,表示吃到了“年飯”,長了一歲。飯後,年長者會為小孩包上吉利的“壓歲錢”,除夕才算過完。正月七年級凌晨,男人們早早地便起來洗漱乾淨,然後點香燭、放爆竹,給長輩拜年。之後,裝上一盤粉皮、米糖、花生,這是一定要吃的,表示新的一年有“吃路”。這一天有很多講究,不撈飯、不掃地、不打水,更不能説不吉利的話。早餐也要吃齋,並以芹菜、豆腐為主,意為勤勞致富發財。

  正月八年級,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殺一隻閹雞,把雞血淋在“紙錢”上,謂之“血錢”。早飯後,一家人便穿戴整齊,和家族人一起帶上香燭爆竹、茶酒齋飯,上墳祭祀祖宗。祭祀完畢後,家族人便開始一家一家拜年,一邊説着祝福的話,一邊喝着滾燙的酒。這一天,新媳婦還要和丈夫一起趕回孃家。正月九年級,客家人便開始走親戚。
  正月初五,各地的圩場開始了新年的第一個圩日,俗叫“開圩”。這一天,人們忙着趕場,各種玩具、小吃特別多,還有舞獅的、舞龍燈的,格外熱鬧。

  正月初七一早,家家户户便用炸果、炸豆腐、臘味等湊成七種佐料煮稀飯,俗稱“七寶羹”,客家人認為吃了“七寶羹”,一年無病無災。直至正月十五過了元宵,傳統的過年才算結束。
  如今,過年增添了許多內容,封建陋習明顯減少,人們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和體育比賽,傳統的節日有了新的色彩。
  閩西:大年三十吃"腕子筒"、"長命菜"

  閩西客家人從年二十五“入年假”過小年始至除夕,是過年的準備階段。
  大年三十這一天,客家人的主要事情是“上紅”(貼春聯和紅紙)表示紅紅火火。之後,貼門神、祭祀祖先、準備年飯、守歲等。而年飯中“腕子筒”與“長命菜”是閩西客家人少不了的菜。“腕子筒”就是紅燒豬蹄,這紅燒豬蹄很有特色,不僅肉爛,更是香濃可口,這裏面的配料有的是當地的植物根莖,因此形成的香味獨特;“長命菜”其實就是整隻的雞或整塊的豬肉放進鍋中烹煮,再將整個大蘿蔔和整棵的芥菜加進去,這裏面的含意很深刻。

  在餐桌上,客家人如何進食也還有一番講究。雞頭由長者吃,翅膀給出門的男人吃,讀書的孩子吃雞臂(腿)。酒灑倒在桌上視為發財,碗被摔碎看作會添丁,掉落了筷子當作有食緣……守歲,也稱點歲火。客家人要用特製的三盞油燈分別點在廳、門、灶上,直到天亮。如一夜通明,這將意味來年吉祥平安,萬事亨通。

總結:春節雖然各個地方習俗都不盡相同,講究也是不同,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中國的年味越來越淡了,講究也越來越少了,我們瞭解習俗也要上網去了解了。

標籤:春節 福建 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