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民間工藝

鬼節説鬼是非常大的禁忌嗎?

鬼節是中國人用來祭祀逝去的親人,紀念逝去的祖先而設立的一個節日。那麼關於鬼節的時候説鬼是非常大的一個禁忌,這個説法成立嗎?這個説過是真的嗎?帶着這些個疑問,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鬼節説鬼是非常大的禁忌嗎?

俗話説,“七月半,鬼亂轉”。所以,陰曆七月十五便成了“鬼節”。

“鬼節”是從印度輸入的,梵文叫盂蘭盆,意為“救倒懸”。經書上載:“目連見其亡母在餓鬼中,即缽盛飯,往餉其母……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奈何,當須十萬僧眾威神之力。……是日(七月十五)目連母得脱一切餓鬼之苦。”這段記載就是後來“目連救母”雜劇的張本。

劉侗《帝京景物略》載:“中元節(陰曆七月十五舊稱“中元節”)諸寺建盂蘭盆會,夜於水次放燈,曰‘放河燈’,水關最勝,其次泡子河。”綜合有關盂蘭盆的記載,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佛教徒根據“目連救母”這個神話興起盂蘭盆會,逐步變成追薦祖先而舉行的盛大節日。

我國最大的佛門信男南朝梁武帝始設盂蘭盆會,影響所及,代代相傳,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這天施放焰口,點燃河燈,追薦祖先,懷念親人。直到建國初,此風在我國許多城鄉仍很盛行。

我國是個人口眾多的泱泱大國。按照人死了變鬼的説法,千萬年來,陰曹地府早已“鬼滿為患”了。雖然有那麼一個啖鬼的英雄鍾馗,一個肚子能消化多少呀!怎麼辦?

且不説怎麼辦。還是從鬼説開去──從前,主流觀點認為人死後確有靈魂,《禮記》雲:“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所謂主流觀點是因為其中也有例外,譬如東漢時的學者王充他不相信有鬼。他有一段議論:“夫卧,精氣尚在,形體尚全,猶無所知;況死人精神消亡,形體朽敗乎?”(《論衡》)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上門。”這句熟語表明人是害怕鬼的。其實鬼也有所怕,我們看不懂但鬼顯然能看懂的符咒就是其一;此外,大學者錢鍾書還彙集了幾種:曰怕唾沫、怕雞叫、怕魙。魙,就是鬼死了後的叫法。鬼也會死嗎?前人的世界觀裏認為同樣會的。《太平廣記》卷三八四,使院書手許琛暴卒(猝然而死),五更復蘇(又醒了過來),這個時間段裏發生了什麼呢?他對同僚講,他去了鴉鳴國─鬼國,此地“日月所不及,終日昏暗,常以鴉鳴知晝夜”,所以得名。許琛此人膽子很大,還有閒心與捉他來的黃衫鬼使閒聊,好奇地詢問:“鴉鳴國空地何為?”鬼使告訴他:“人死則有鬼,鬼復有死,若無此地,何以處之?”寫《聊齋志異》的蒲柳泉也説:“人死為鬼,鬼死為魙。鬼之畏魙,猶人之畏鬼也。”鬼怕魙,等於説鬼也怕死。

鬼怕唾沫,怕雞叫,都常見於從前的小説中。《太平廣記》卷二四二中也有記載,唐蕭穎士薄暮行荒郊中,“有一婦人,年二十四五,着紅衫綠裙,騎驢”,害怕天黑,搭訕着想和蕭君同行。蕭疑其為鬼,唾了一口,且罵道:“死野狐,敢媚蕭穎士!”然後策馬南馳,住進了一家小店。過了好久,那女子也來了,原來卻是“店叟之女”,弄得蕭君很不好意思。

鬼怕雞叫,以清袁枚《新齊諧》説得最有趣:“忽雞叫一聲,兩鬼縮短一尺,燈光為之一亮。雞三四聲,鬼三四縮,愈縮愈短,漸漸紗帽兩翅插地而沒。”原來還是一個鬼官!

有意思的是,鬼還怕奉承過火。紀曉嵐《閲微草堂筆記》説,某顯宦之鬼因為墓碑把他吹得太好了,夸誕失實,不僅“遊人過讀,時有譏評”,而且“鬼物聚觀,更多訕笑”,弄得這個鬼都自慚“虛詞招謗”,不安於墓,鬼胎忡忡,乾脆遁至一巖洞中。顯然這是言不在鬼而在那個專以諛詞媚上的“人”了。

明代戲劇大師湯顯祖的名作《牡丹亭》問世後,有人説“家傳户誦,幾令《西廂》減價”,就是因為一號女角杜麗娘泣鬼的愛情故事衍變為愛情事故。她因為要再見“驚夢”中的那位書生,鬱鬱寡歡而終於成了鬼;做鬼的那幾年她是有幸福可言的,“和柳郎幽期,除是人不知,鬼都知道。”這種生死情愛,實在令人動容。

由《牡丹亭》而想到二十世紀末的美國電影《人鬼情未了》(Ghost直譯即“鬼”),雖然轟動一時,上座率極高,發行人着實賺了一把。但想象力遠不及東方的湯君豐富,同樣是人鬼相愛相會,達成了心願的男主角卻去了天堂,丟下了孤零零的黛米?摩爾。再回頭看《牡丹亭》裏的杜麗娘,她被挖出來的時候,棺材已經“釘頭鏽斷”,裏面的“人”卻還“異香襲人,幽致如故”,夠浪漫的吧。

清代錢泳對這個“鏡頭”有一段論述:“生前之福何短,死後之福何長。然短者卻有實在,長者都是空虛。”此言極是!

小結:鬼節最開始源自於印度,之後流傳到了中國。民間關於鬼節的傳説有很多,很多大人教導小孩在鬼節的時候,不要叫鬼,很多都是民間的傳説,並不是真實的事件。

標籤:鬼節 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