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世界未解之謎之端午節真實來歷

世界上有些事,因為時間太過久遠,而且科學技術今天的我們還沒有時光機,所以很多歷史事件我們無法肯定的判斷它的真實性,就成了世界未解之謎。端午節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節日,但是你知道嗎?它的來歷卻還沒有個肯定的説法。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去看一看。

世界未解之謎之端午節真實來歷


  端午節與中秋節、春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的三大節日。那麼端午節是從何而來呢?有關它的來歷説法很多,但流傳最廣、最有影響力的有以下四種。

一、認為源於紀念屈原。南朝吳均所著的《續齊諧記》有這樣的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由此可見民間傳説也是有一些根據的。

二、認為是龍的節日。古代的吳越族就是以龍為圖騰的,為顯示他們是“龍”的傳人,有着斷髮紋身的風俗。他們每年的五月五日都要舉行盛大的圖騰祭祀活動,將裝在竹筒中的食物或裹在樹葉裏的食物,一面倒入水中,獻給圖騰神吃,一面自己吃,並划着那刻有龍形的獨木舟在水上取樂,表演給圖騰神看。近些年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證明,“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説法是比較科學的。

三、認為起源於惡日。戰國時的孟嘗君田文五月初五日生,其父田嬰不讓家人養之,説明那時五月初五日已成為俗忌。端午節掛艾草、菖蒲是為了消除疾病瘟疫的蔓延。《荊楚歲時記》這樣記載:“荊楚人以五月五日並踏百草,採艾以為人,懸門户上以禳毒氣。”還認為粽子只不過是一種民間普通食品,龍舟競賽是一種節日活動,最初並不固定在端午舉行。

四、認為源於夏至。其依據是在《後漢書·禮儀志》中所記載的漢代五月五日用“朱索、五色印為門户飾”的做法,是兼用夏、商、週三代有關夏至的一些習俗,一直到唐代的《歲華紀麗》對端午的解釋仍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夏”,意思是隻有在夏至太陽才能完全合於正陽之位。端午又稱天中節,所以,端午始源應該是夏至。

四種説法中,在民間流傳最廣的是紀念屈原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