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關於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的資料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是黑龍江省唯一以蒙古族為主體的牧業基地縣,大慶市屬縣。杜爾伯特被歐盟及國內綠色食品認證組織譽為“綠色淨土、天然寶石”。境內不但擁有大草原、大濕地等自然景觀,而且還有眾多古文化遺址。一起和小編來了解了解這個蒙古族自治縣吧!

關於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的資料


  杜爾伯特,蒙古語,意為“四”。據蒙古祕史載,成吉思汗的十二世祖道布莫爾根之兄道蛙鎖呼爾有4個兒子,被稱為杜爾伯特氏,世代相因,遊牧於嫩江兩岸,成為杜爾伯特部。

清初,1648年(清順治五年),將杜爾伯特部改設杜爾伯特旗,隸屬哲裏木盟。1906年2月(清光緒三十二年正月),將杜爾伯特荒段靠近中東鐵路安達站一帶劃歸安達廳。同年10月,於多耐站(今東吐莫東南)設置杜爾伯特沿江荒務行局,開始出放時、和、年、豐四段荒地,後為泰來設治局轄地;1927年4月設置泰康設治局,又新放民、康、物、阜四段。實行旗縣分治。
  1927年4月設置泰康設治局,又新放民、康、物、阜四段。實行旗縣分治。
  杜爾伯特旗隸屬黑龍江省管轄。
  東北淪陷後,1933年10月1日,將泰康設治局改為泰康縣。隸屬黑龍江省。
  1934年12月,劃歸龍江省管轄。
  1940年5月,撤銷泰康縣,併入杜爾伯特旗,偽旗公署遷至泰康街(今泰康鎮)。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杜爾伯特旗劃歸嫩江省管轄。
  1946年4月,旗、縣分設,泰康縣政府駐泰康鎮;杜爾伯特旗政府駐巴彥查幹(王府)。縣、旗均隸於嫩南行政區。同年5月,改由嫩江省管轄;8月2日,撤銷泰康縣,併入杜爾伯特旗,旗政府駐泰康鎮。
  1947年2月至9月,隸屬黑嫩聯合省第四專區,黑嫩聯合省分開後,仍隸屬嫩江省。
  1949年5月,撤銷嫩江省,劃歸黑龍江省管轄。
  1954年8月,改屬新設之嫩江專區。
  1960年5月至1961年10月,嫩江專區曾一度撤銷,改由齊齊哈爾市領導。
  1984年—1992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下轄縣
  1992年8月21日,劃歸大慶市領導。
  2000年,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轄4個鎮、7個鄉。其中各鄉鎮為:泰康鎮、胡吉吐莫鎮、煙筒屯鎮、他拉哈鎮、一心鄉、克爾台鄉、白音諾勒鄉、敖林西伯鄉、巴彥查幹鄉、腰新鄉、江灣鄉、綠色草原牧場虛擬鄉。
  2001年後,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轄4個鎮、7個鄉:泰康鎮、煙筒屯鎮、胡吉吐莫鎮、他拉哈鎮,江彎鄉、一心鄉、克爾台鄉、白音諾勒鄉、腰新鄉、巴彥查幹鄉、敖林西伯鄉。面積6054平方千米。將135個行政村調整為82個。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地質構造屬於鬆遼台向斜,位於鬆遼凹陷帶西部階梯帶平台上。基底由大斷裂帶與中央凹陷帶相對拱起的斷塊構成,從西向東呈階梯式下降。基底之上覆蓋着巨厚的沉積層。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地處黑龍江省西部的鬆嫩平原上,距省會哈爾濱市212公里。境內起伏的沙崗、盪漾的湖泡、鹽鹼低地及縱貫的嫩江河灘構成了主要地貌。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地處中緯度,位於温帶半濕潤氣候向温帶半乾旱氣候過渡帶,屬中温帶大陸性氣候。其基本特點是春季風大,氣候乾燥;夏季由於受東南季風影響,天氣温和,降水集中;秋季涼爽,常有早霜;冬季少雪,由於被強大的蒙古高壓控制,在其影響下常刮偏北風,天氣寒冷。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水面寬廣,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異常豐富,全縣水域面積佔鬆嫩平原總水面的30.7%。境內各個流域徑流主要是來自於天然降雨,春季有少量的融冰融雪徑流,河流洪水一般是由暴雨形成,主要集中在7—8月份,境內主要的水源為嫩江、烏裕爾河、雙陽河。枯水季節主要在春季,部分河流會出現斷流的情況。

2005年,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被評為全國羣眾體育工作先進縣。改造了城鄉有線電視網絡,開設了40個電視頻道,17個扶貧開發重點村實現了有線電視村村通;全縣有線電視網絡線路160公里,城鄉有線電視用户1.3萬户,電視覆蓋人口53.7%,廣播覆蓋人口80%。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在教育事業上,在全縣國中普及畜牧、農業等專業課,少數民族聚居區加授蒙語,努力培養“落地人才”;定期選派專任教師到大中院校脱產培訓,教師培訓率達100%,教師資源不斷優化;“愛心工程”深入實施,為學生學習知識創建平台;教育教學設施不斷優化,努力推動大中國小校提檔升級。改善辦學條件,實施“愛心工程”,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與北京科研所、東北農大、八一農大成功對接,加大農業科研項目促進優質高效農業發展;大力調整漁業產業結構,發展多元型漁業,加大名特優養殖力度;隨着生態建設的深入進行,林業科學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推廣運用。先後引進了“草牧場防護林營造技術、泥漿造林法、ABT生根粉應用推廣技術”等有力推動了科學種林、科學養林、科學護林的成效。

在醫療衞生事業上,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把建設好、維護好、發展好全縣人民的健康利益作為第一要務,深入實施母嬰安康、中醫十百千萬、抗癆597、計劃免疫5595四項工程,充分發揮農村“三級網絡”的作用,大力加強了城鄉衞生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深入開展愛國衞生運動,改善城鄉衞生環境。在文化體育事業上,以爭創全國文化先進縣為目標,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

實施扶貧解困工程,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為770餘户城鎮特困職工落實了脱貧項目,完成了農村30個重點村扶貧開發整村推進任務。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村人均純收入、城鄉居民儲蓄餘額分別比2000年增長124%、291%和97.1%。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圓滿結束,保全資產2000萬元,解除不良債務15509萬元,為職工補發工資和接續養老保險關係928萬元。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穩步推進,全縣計劃生育政策符合率達96%以上。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9289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擴大到8344人。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東與大慶市、林甸縣為鄰,西與泰來縣、吉林省鎮賚縣隔江相望,南同肇源縣毗連,北同齊齊哈爾市接壤。縣人民政府所在地泰康鎮距哈爾濱市200公里、距大慶市55公里、距齊齊哈爾75公里。濱洲鐵路南北貫通境內60公里,201省道穿過境內3鄉120公里,嫩江水運線在境內長達146.7公里,鐵路、公路、水路等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連接了城鄉,溝通了內外。

那達慕是蒙古族進行遊樂活動的盛會。杜爾伯特縣的那達慕大會歷史悠久清代,這裏的那達慕分為“呼蘇”(旗)、“奴圖克”(區)、“也拉”(鄉)三級,均由蒙古族王公貴族們主持。1956年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成立以後,決定每年秋季舉行全縣那達慕大會。次年第一屆大會如期召開。以後每年那個時候,全縣各鄉鎮農牧民、工人、學生、機關幹部都組織代表隊參加。外縣市也派出競技代表隊前來助興,逐漸形成了全縣各族羣眾的盛大節日。除了全縣的那達慕大會以外,各蒙古族聚居區每年也都舉辦那達慕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