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世界未解之謎之明建文帝生死

建文帝本名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于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所以其生死就成為一個撲朔迷離的歷史謎案。建文帝是否死於戰亂呢?亦或是趁亂而逃?本期世界未解之謎,小編將帶你去看看這建文帝生死謎案。

世界未解之謎之明建文帝生死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由於皇太子朱標已於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先他而死,乃由皇太孫朱允即位,這就是建文帝,後世也稱為明惠帝。然而,在惠帝剛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就奪取了帝位,以討伐齊泰、黃子澄為名,起兵北平(今北京),發動了歷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1402年,燕兵攻陷了京師(今南京),燕王即位,是為成祖。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時,皇宮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後,有關惠帝已經出逃的傳聞頗多,明成祖對此總是不放心,這件事也幾乎成為他的一塊心病。數百年來,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樁爭訟不決的歷史懸案。

一種比較流行的説法,傳言建文帝泛舟出海,去了南洋,並在某個小島上過着自食其力的恬然隱居生活。當時中國去南洋的人很多,據説張士誠失敗後,他的一些部下就逃往南洋,拓荒移民。近人有人考證建文帝避難泉州開元寺,並在開元寺揚帆出海,最終隱居印尼蘇門答臘島東海岸,然而沒有更多的證據,僅僅是猜測而已。

成祖朱棣擔心建文帝糾集當地的中國人,或者是以宗主的身份號召南洋諸國興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鄭和數下西洋,一為宣揚國威,一為尋找建文帝。據《明史》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齎金幣。”在鄭和的船隊裏,還有一部分是錦衣衞,專門負責偵緝,至於是否探知建文帝蹤跡,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還有一種説法認為,建文帝並沒有死,而是逃出南京,到了貴州的一個寺廟當了和尚。據説,在燕王朱棣圍城之後,建文帝叫天天,叫地地不應,為防被俘受辱,建文帝決定自盡殉國。這時,突然有一個太監跑了過來,他告訴建文帝,太祖皇帝臨終前曾經交給他一個密匣,並叮囑他如果皇上遇到危難,可以打開匣子。建文帝聽後,急忙命這個老太監取來密匣,打開一看,裏面裝有三套袈裟,三張度牒,一把剃刀,三張度牒上分別寫着應賢、應能、應文三個名字。應文指的是建文帝朱炆,應賢、應能分別是指建文帝的心腹近臣楊應能、葉希賢。匣中還有一封信,上面寫道“應文從鬼門出,餘從水關御溝而行,薄暮,會於神樂觀之西房”。建文帝一看,便明白這是太祖皇帝早就預料到自己會有今天,傳此密匣,告知自己剃髮為僧從密道出逃保命。按照密匣的指示建文剃髮做了和尚,從鬼門逃出宮去開始了浪跡天涯的遊行四方的僧人生活。

建文帝化粧出逃之後,皇后馬氏為了掩護他,命令太監放火燒城,然後自己跳入火海。自焚而死。第二天朱棣攻入皇宮之後,搜尋建文帝的下落,太監、宮女們迫於壓力,便慌稱建文帝以自焚而死,並指認皇后的就是建文帝,此時火中找出的已被燒的面目全非,難以辨清,就這樣朱棣信以為真,沒再追究。

有人甚至還找到了建文帝出家後的隱居之所,貴州安順平壩縣境內的高峯寺。據《平壩縣誌》記載:高峯山寺內齋堂地下有一個藏身洞,洞底有一塊石碑上刻有“秀峯肇建文跡塵知空般若門。”的銘文,此外,寺中的另一塊石碑上刻有開山祖師秀峯收留建文帝的經過。以此,後人推測此處就是建文帝出家之後的歸宿之地。

建文帝歸隱貴州高峯寺為一種説法,還有人認為,建文帝出逃之後沒有去貴州,而是就近在在蘭溪市東山上的一座古寺歸隱,東山又名皇回山,是金華山脈的一支,寺院裏的和尚世代口傳建文帝在此削髮隱蹕的傳説,並説寺院中還保留有建文帝的隱居之處和古碑遺蹟。在寺院的大殿內,塑的是身穿袈裟的建文帝像,左右兩旁分別為伴帝出家的楊應能、葉希賢兩人,殿內的後壁繪有建文帝遜國出逃的路線。此外寺院內還保留有建文帝出家後所作的幾首詩:“百官不知何處去,惟有羣鳥早晚朝”;“塵心消盡無孝子,不受人間物色侵”。詩中意藴飽含倉皇出逃,歸於世外的無奈和憂傷,為建文帝歸隱於此,又添一證據。

關於建文帝的生死和下落自古至今一直眾説紛紜,爭論不休,對於此,每一種説法都只能説是一家之言,因為沒有哪一種説法説自己有十分確鑿的證據,説歷史事實就是這樣。也許建文帝的生死與下落真的如其它歷史之謎一樣,是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的千古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