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赫哲族舞蹈 赫哲族有哪些舞蹈?

赫哲族是生活在黑龍江地區的少數民族,根據歷史的記載,赫哲族一直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別是當地民間的舞蹈,都是歡快、節奏鮮明。那麼關於赫哲族的舞蹈文化,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呢?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赫哲族舞蹈 赫哲族有哪些舞蹈?

天鵝舞--赫哲人的家鄉,有不少沼澤地帶,每年春暖花開季節,一羣羣潔白的天鵝競相飛來。在民間曾流傳過優美抒情的天鵝舞,可惜現已基本失傳。據打獵能手葛長勝老人回憶,他幼年時在富錦縣的嗄爾當看過婦女跳天鵝舞的情景。她們身穿鑲有彩色花邊的長袍,隨着歌聲舒展雙臂翩翩起舞,舞中時而還有模仿天鵝鳴叫的聲音。過去常在年節時,在家中和院裏柵欄內載歌載舞。老人記憶的動作有,開始雙腿交叉半蹲,雙臂伸向兩側上下緩緩揮動,接着雙腳向前移動,猶如天鵝在江中自由盪漾,速度變快時,雙腿立起前後交錯跳動,兩臂向上飛舞,好似天鵝相互追逐嬉戲。從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天鵝舞動作雖然簡單,但形象生動鮮明,別具特色。五十年代,在赫哲族羣眾的協助下,文藝工作者曾整理、編演了《天鵝舞》,受到赫哲人民的歡迎,並由哈爾濱電影製片廠拍攝錄入《黑龍江歌舞》舞台藝術片內。

哈康布力--過去在赫哲族民間還流傳一種集體舞,赫哲語稱“哈康布力”,“布力”即“跳”、“做”、“幹”之意。早年在萬里霍通、蘇蘇屯、富錦嘎爾當一帶的年節時,就有很多青年男女跳“哈康布力”舞。舞時男女拉手,有時相抱轉身,有時並進。在赫哲族依瑪堪故事《查佔哈特兒》中,有這樣的記載:赫哲人風俗,每年正月七年級日,青年男女集在寬闊房屋中一起跳舞,並有種種遊戲。如“巴力其”(扮盲者捉迷藏遊戲)、“阿爾初闊其”(即玩嘎什哈)、“哈康布力”等……(風凌純聲着《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該書作者對“哈康布力”有註釋:“正月七年級日晚上開跳舞會,青年男女相抱跳舞,名日:‘哈康布力’,此種跳舞,男女雙方同意後,即可同跳,不跳的人坐而旁觀”,由於年代久遠,會跳“哈康布力”的人已不多了。其舞蹈動作有三步向前一起跳、拉手、拍手、轉身等。

庇裏西勒或庇裏沁、皮裏西勒--赫哲人還跳一種名叫“庇裏西勒”或“庇裏沁”的舞蹈,此名是外來語音譯。據會跳此舞的人説就是“踢踏舞”,基本動作是“踢踏步”,舞者人數不限,動作統一,舞技熟練者,可以用腳踢打出各種複雜的快速節奏,令人歡快興奮。庇裏西勒舞,可能是由外地傳來,在赫哲族人民中又有了很大的變化,形成了本民族的風格,成為赫哲族的一種民間舞形式。

薩滿跳神--赫哲族過去信仰薩滿教,人們把薩滿(巫師)在跳神活動中邊敲鼓邊跳舞,男女皆有,平時仍參加勞動,他們都有一套特製的法具,包括神帽、神衣、神鼓、神杖、神刀等。跳神時男薩滿頭戴鹿角神帽(以鹿角叉數的多寡而分品級的高下),帽周圍垂有長短不一的彩色飄帶及其它飾物。身着用鹿皮製做並染成紫紅色的神衣,上面縫有四腳蛇等動物圖案,前胸後背掛有護心鏡、“愛米”(即神像,是一種小木偶)等;腰圍綵帶式神裙、繫腰鈴;左手持神鼓,右手持鼓槌,有時也持神刀、神杖。神鼓是薩滿諸神具中最重要之物,分抓鼓和單鼓兩種鼓形。抓鼓為單面鼓,鼓的背面用四條皮帶分結於鼓緣,中心繫一銅圈,舞時手執銅圈。單鼓多用銅圈蒙皮製成,柄部小圈處繫有小鐵環。女薩滿不戴鹿角神帽,在帽四周鑲有荷花瓣小片,下垂彩色飄帶,其它與男薩滿服飾相同。

薩滿跳神多在室內進行,舞時邊擊鼓邊跳,均有特定的鼓點。動作大體有立、傴、蹲三種舞姿,立舞即上身稍曲,在腰和胯的帶動下身體左右扭動,腰鈴隨之擺動,鏗鏘作響,步伐常用弓步交替向前邁出。傴舞即身體彎曲,邊擊鼓邊旋轉。蹲舞即雙腿半蹲而舞(近似矮子步和蹲腿控制)與持刀作舞的步伐略有不同。

跳鹿神--赫哲人在每年的三月三和九月九,都要舉行跳行跳鹿神的活動。其意是薩滿為全村百姓祈福消災。傳統的儀式甚為隆重,屆時全村男女都來還願,前呼後擁奉迎着薩滿跳神。在這個宗教祭祀活動中,卻帶有濃厚的羣眾自娛性成分。儀式開始後,薩滿禱告完畢,有少年若干人,擊鼓擺鈴助興,每人走三圈。薩滿開始跳神,自右而左跳轉三圈,然後整隊而出。神隊以薩滿和手執各種神物的七、八人為先導,羣眾尾隨於後,薩滿領唱鳩神(為薩滿領路的神鳥)歌,眾人隨聲附和。在薩滿的帶領下,由西至東挨家挨户跳神。回來時唱歸來神歌,且行且唱。仍由薩滿領唱眾人和之。儀式結束後,村中能歌善舞者拿鼓繫腰鈴爭相表演鼓舞,擊鼓擺鈴的動作和鼓點節奏變化多端,更有能者即興作曲,最後眾人飲酒食肉盡情歡娛而散。

小結:赫哲族的舞蹈也是分為很多種類的,天鵝舞一般都是男女性事或者是婦女跳的舞蹈。哈康布力則是男女雙方同意之後跳的舞蹈,現今會跳的人不多了。薩滿舞蹈則是祭祀性的,是當地祭祀時候跳的舞蹈。

標籤:赫哲族 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