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經典

是誰創立了中國儒家文化 有什麼價值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活到老學到老。九年義務教育中,語文必背文言文中大部分來自《論語》,《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名著之一,其主要內容是記錄了孔子與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思想,教育原則和政治主張 。儒家文化對我們現代文化有着重大意義。

是誰創立了中國儒家文化 有什麼價值

中國儒家文化創始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兄弟中排行第二,中國春秋後期魯國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曆八月二十七日),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是五行造身,兩儀成性。其餘聖人得金氣多者則剛明果斷,得木氣多者則樸素質直,得火氣多者則發揚奮迅,得水氣多者則明徹圓融,得土氣多者則鎮靜渾厚,得陽氣多者則光明軒豁,得陰氣多者則沉默精細。氣質既有所限,雖造其極,終是一偏底聖人。此七子者,共事多不相合,共言多不相入,所同者大根本大節目耳。

孔顏窮居,不害其為仁覆天下,何則?仁覆天下之具在我,而仁覆天下之心未嘗一日忘也。……

孔子年輕時做過魯國高官,治國極好,貪官紛紛逃往他國,他國領袖也變得很敬畏魯國。

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教育,相傳所收弟子多達三千人,賢人七十二人,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孔子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魯,專心執教。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萬世師表。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説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史記·孔子世家》載:“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是誰創立了中國儒家文化 有什麼價值 第2張

儒家文化價值

孔子是我國曆史上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締造的儒學,自春秋起就開始書寫他源遠流長的歷史。從先秦時期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學,到漢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儒家正統地位,再到宋代的程朱理學(程顥、程頤和朱熹),以及清末康有為等近現代新儒學,至今已有2500餘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歲月裏,隨着社會的發展的歷史的演進,儒家學説從內容到形式都得到了不斷地豐富與發展,其社會功能也在與時俱進,並逐步形成了自己別具一格的文化內涵。面對全球化文化浪潮的衝擊與融匯,對儒家文化的現代價值的探討與思索也越發激烈和深入。

道德價值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和特徵之一,同時也是儒家倫理思想中基本行為規範和重要道德範疇。在儒家道德體系中,孝敬是仁德的開始和基礎。也是家庭和諧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個人最基本的倫理道德準則。一個不”孝“的人,談何為人,談何做人,談何道德品質?因此,儒家的孝道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在當今社會更應該代代傳承,發揚光大。

孟子的性善論提出四種心,即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信義“作為它的重要體現,是儒家文化的又一種重要價值。孟子説:”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取義者也“(出自《孟子·告子上》)。這裏生命與道義是合理存在的,但當二者發生衝突時,對道義的追求要高於對生命的追求,在只有犧牲生命才能堅持道義時,要捨生取義。”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信“與”義“將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

是誰創立了中國儒家文化 有什麼價值 第3張

教育價值

孔子無疑是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他興辦私學,推動平民教育的發展,其”有教無類“的思想可以説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張。”學而時習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等思想已影響無數教育活動的參與者。在孔子的一生中,從15歲”志於學“開始,到70歲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而止,其人生境界不斷提升,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正是其終生”學而不厭“的結果。孔子通過其經歷以及理論為後世的教育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其後,宋代理學家朱熹對儒學文化的教育思想進行了繼承與發展,不僅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終身性,更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觀點,如他所説:”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不僅要認識,更應該去實踐。這種思想對於解決今天的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矛盾、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相脱節的問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政治價值

儒家的思想文化,不僅是道德的哲學,教育的哲學,生活的哲學,也是政治的哲學。重要的體現就是”仁政“主張和民本思想,主張”輕刑薄税“”聽政於國人“”與民同樂“等。眾所周知,”和“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文化的精髓,”和“不僅是一種政治手段,還是一種政治目的。儒家理想中的社會至少是一個和諧、團結、和平的社會,這與時下建設和諧社會很有相似之處。對於當今以美國為首的霸權主義時代,儒家”大同思想“及”和“的主張可以起到抵制作用,這也正是儒家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因素。

儒家文化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已經不是幾句話、幾段文字能夠説清表明的,其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我們要批判地繼承加以吸收,並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使其發揚光大,實現儒家文化應有的現代價值。

儒家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和寶貴的財富,希望大家都能夠認真學習儒家思想文化。正如此句所説: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