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風水 > 建築風水

建築風水學知識,建築風水學理論基礎

建築風水是我們祖先對建築的選址和規劃設計整理出來的一套經驗,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而建築風水的可貴之處也是把人當成自然界的一部分,認為人們居住的建築空間和周圍的環境應該相互協調。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學習一下建築風水學知識以及理論基礎。

建築風水學知識,建築風水學理論基礎


  一、建築風水文化
  1、建築風水文化之源
  風水是研究環境科學的學問,風水在古代稱為“堪輿”。它主要研究村落和建築的擇地、方位、佈局與天道自然,人們生活環境的統一協調問題,它具有“環境科學”、“環境景觀學”或“系統論”的內涵,並屬於中國古代《周易》哲學的子集。它將中國古代哲理“天人合一”、“陰陽相濟”、“方園相勝”、“革故鼎新”、“剛柔互補”、“物極必反”、“五行生克”的辯證法應用於選址造屋之中,得出了一整套系統的“堪輿”理論,指導了中國幾千年的城鄉建設,因此風水師就成了中國古代的規劃師和建築師。“堪輿”在古代是通過觀察天象來判斷地勢的吉凶。許慎在《淮南子?天文訓》中寫道:“堪,天道也;輿,地道也”。清人朱駿聲在《説文通訓定聲》中又引申寫道:“蓋堪為高處,輿為下處”。可見“堪輿’是追求天、地、人協調的學問,為人們的生存尋找理想的環境空間,與今天規劃師和建築師的使命相仿。古代“堪輿”風水師要掌握“土圭法”辯證方位。掌握“土宜法”和“土會法”瞭解當地地質和生物,《周禮?地官司徒第二》載:“以土宜之法辯十有二之各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風水師的任務首先是考察自然生態環境,包括山、水、林、木、鳥獸等。然後選址,確定建築基地範圍。最後測量日影,確定建築朝向。風水理論主要以陰陽、人數、五行、天干、地支、月律、五音、色相為辯證系統,熔數學物理為一體;納天文、地質為內涵;引環境生態為輔佐,揚哲理美學為道義的綜合性環境科學。而以氣、理、形、數為宗旨,“時空合一”為表徵的風水羅盤則是風水師們重要的演義道具。

  2、建築風水學的基本內容
  2.1陰陽論
  《易經,繫辭下》載:“昔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封”。《易經,繫辭傳上》:“一陰一陽之謂道”。《才子》雲:“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種陰陽理論的實質就是哲學辯證法中的矛盾對立統一規律。“陰陽論”是堪輿風水學的理論基礎之一。
  2.2五行論
  “五行生剋”理論是自然界物體之間的對立統一論。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種自然物質。它們之間存在着對立、統一、排斥、聯繫的兩個方面。對立排斥表現在互相制約的相剋;統一聯繫表現在互相協調的相生。相剋又叫“相剋序”“相勝序”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相生序”表現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種關係成了風水學上判別吉凶的基本準則。
  2.3太極與八卦論
  “太極為一整體,變為兩儀,四象、八卦,再發展到六十四卦,這許多演變,就是2n的變化,也就是天地間的一切事物相互之間矛盾鬥爭的結果”。八卦是用抽象符號代替自然界天地萬物排列組合起來的圖式。和當代物理學公式中用字母代替其一物理量以及化學反應方程式中用字母代替化學元贏相仿。八卦中有四陽和四陰卦,其四陽卦象:乾卦、震卦、良卦、坎卦。四陰卦象:坤卦、寓卦、兑卦、巽卦。這八種卦象中又有各自的物象內涵。如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良為山、坎為水、寓為火、兑為澤、巽為風。另外,這些物象又台有抽象特性:乾卦喻雄;坤卦喻柔順;震卦喻雷動;良卦喻靜止;坎卦喻濕陷;離卦喻光明;兑卦喻歡悦;巽卦喻侵入。
  中國風水學的核心內容是天地人合一。中國風水探求建築的擇地、方位、佈局與天道自然、人類命運的協調關係。恰是中國風水學的人與自然融合,即"天地人合一"的原則,排斥人類行為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注重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感應,並指導人如何按這些感應來解決建築的選址乃至建造,才創造了中國東、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城市佈局、建築形式及建築景觀,因地制宜,美不勝收。相比之下,隨着國門的開放,西方現代建築在中國遍地開花,只追求具體的、單一建築宏偉壯麗、或是追求單一形式美,或是追求功能實用,或是追求經濟效益,而不顧與地域、自然、歷史條件的融合,造就了今天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城市趨同。

 二、建築風水學對現代建築規劃設計的啟示
  1、“天人合一”古代樸素的環境工程學
  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是在巖石圖表層和大氣圖下層,含有土圈、水圈和生物圈的自然環境之中。環境是客體,人是從體,就是説人要順應自然,識天時,懂地利,方能帶來“人和”的局面。若違背自然規律,就要帶來禍患。馬克思早就預言:“人類要利用自然,自然界就要以某種形式來報復人類”。我國古代唯物主義思想家荀子在《天論》一文中寫道:“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循道而不成(違背),則天不能禍;倍(違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
  人類生活環境中,與自然關係密切的是氣圈、土圈、水圈和生物圖。氣圈給人以陽光、空氣和風;土圈給人以生存的基址、土地、礦藏;水圈給人以生活和生產用水;生物圈給人以食用的動植物。這些統稱為人類的生活環境。人類一產生就非常注意對生活環境的選擇。“趨吉避凶”的觀念產生了一整套認識環境的理論,風水學便在滿足人們生存慾望的前提下應運而生了。

  2、生態學思想
  2.1人與自然協和
  近代,人對自然的控制、征服、對峙、鬥爭是社會和文化的主題之一,它歷史地反映了工業革命和現代文明,不象農業社會那樣依從於自然,而是用科技工業變革自然、征服自然、破損自然、毀壞生態,表現出“人地對抗”和“衝突”的關係。時至今日,在發達國家或後工業社會及發展中國家,這種現象還存在。順應自然、利用自然、裝點自然,是幾千年來中國堪輿學家對於人和自然關係的一貫主張。風水學難能可貴之處就在於它不急功近利,不以地形複雜為壞事,而是抓住山水做文章,在住宅建設中,因山水而建築,用建築美化山水,藉助自然景觀來保護山的美,同時也襯托建築物的美,通過建築物,將人、地(即自然)高度協和為一體,逐漸形成了人與自然相互依賴,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良性循環的關係。
  2.2保護環境意識
  風水是一門有關人和周圍環境關係的學問體系和信仰體系。作為學問體系,風水學通過風水先生及其活動教導世人應該怎麼辦;作為信仰體系,風水學通過民俗禁忌的形式教導人們不應該怎麼辦。作為學問體系,風水除了教導人們如何進行建築,還教導人們如何植樹,以培生氣;作為信仰體系,風水除了教導人們不該如何進行建築;還教導人們不該如何開挖採掘,以護形勢。“培生氣”和“護形勢”的直接目的出於保護山水,然而客觀實際卻是保護了環境,保護了生態,保護了自然。風水學認為“天人合一”、“天人感應”。要求人們,“顧其自然”,把人類改造自然的活動納入自然生態的良性循環之中。儘管古人改造大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然而先哲們依然悟出了其中的哲理。在人類通過大規模建設活動使得地表性態改變的能力極強的今天,更應遵循這一基本原理。近年全球範圍的綠色革命運動,建築學領城的生態建設,綠色建築研究活動等,從其基本出發點來説,是與傳統的生態學思想相吻合的。
  2.3風水有機觀
  建築和規劃設計要建立在把自然生態視為一個具有其結構和功能的系統的基礎之上。人、建築、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所組成的人工生態系統,是生態建築學研究的對象。所以,生態建築學的基本取向是,用生態學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築、自然和社會協調發展為目標,有節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尋求最適合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生態建築環境。簡單地説,要將建築環境作為一個整體有機、具有結構和功能的系統來看待。風水世界觀是與天地宇宙相關的,其間還包含着深奧的精神感應。它與大自然相和諧,以求居住者及其子孫能在聚居地獲得平安的生活。風水要求房屋建築、園林及墓地,要與地形、風和水的運作相聯繫。認為風水有着“鮮明的生態實用性”,這種生態實用性常被潛在的凶兆威脅所遮掩。那部分具有迷信特性的凶兆威脅,卻便風水成為限制愚昧農民濫用土地的權威。生態設計學很欣賞中國風水關於人與自然相統一、相和諧的態度,並能深入領悟其中的奧祕。所以,生態學設計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風水的整體有機自然觀。

  建築風水總結
  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在世界民族之林創造出了燦爛輝煌的東方文化,中華民族是靠風水起家的,炎黃祖先對風水推祟備至。可以説,中華民族的繁衍是風水休慼相關,風水為中華民族創造了一個接一個的輝煌。“天人合一”、“以人為本”是風水學的靈魂和核心,體現了我們的祖先對風水環境的追求,尤其重視對優美自然環境的追求。“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風水中的“大地有機”自然觀,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表現,不僅把天、地、人看作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還把天、地人看作是有全息同構的關係。“天地是大宇宙,人身是個小宇宙”。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已經認識到了,人類最終的目的不是與自然分裂,而是與自然和諧,達到整體有機和睦相處,協調發展的目的。

標籤:風水學 理論